經度是測量點到基準子午線的角距離。我們現在習慣上是指通過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子午線,但在中世紀和十五世紀,零子午線則是經過迦納利群島,也就是古代的財富群島。它們在托勒密的時代是作為已知世界的西邊邊界的標誌。對經度的測量長期以來都代表著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因而帶來巨大的困難,尤其是在寬闊的海域進行航行時。在新世界被發現之後,為確定經度而要求確認一種有效的方法變得日益迫切。亞美利哥·韋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 1454-1512)通過測量月蝕而獲得不錯的結果,但頻繁出現的估算錯誤往往造成人力和物質的巨大損失。那些海上強國則向那些可以成功找到適宜之解決措施的人承諾獎賞和激勵。宇宙志學者雷納·赫馬·弗里修斯(Reiner Gemma Frisius, 1508-1555)首次提出要使用可擕式鐘。這些鐘在船靠岸的時候維持著出發點的時刻,用於去比較船隻上通過天文儀器所測得的時刻。然而,這一時代的機械鐘對於保障一個良好的結果則並不足夠準確。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通過對鐘擺的使用而改進了它的功能,並思考通過測量木星衛星的週期和天蝕而解決經度問題。由於約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 1693-1776)發明了精密計時儀,這一問題在十八世紀的時候才得到解決。這一計時儀可以精確計算出發點和船隻所處位置之間的不同時差。我們知道每一個小時為360度的二十四分之一,即15度,因而將特定緯線的一度的長度(一般是用海里或里格來表示)與不同時刻對應的度數相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