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最早的世界地图之一要属于的阿那克西曼德(Anaxímandros, 前610-前547)。他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就认为围绕着爱琴海居住的地区呈圆形延伸。然而,它是通过昔兰尼(Kurḗnē)的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énēs, 前约276-前195),确定了地理描绘的重要原则。在仔细测量了地球的周长之后,埃拉托斯特尼最先把子午线与纬线形成的正角交网格包含在地理绘制中,将其在亚历山大大帝(Mégas Aléxandros, 前356-前323)的军事扩张期间所收集的信息纳入到他的地图之中。波希多尼(Poseidónios, 约前135-前一世纪中叶)在其后续的测量中则对于巩固地球的几何模式做出了贡献,使几何学和天文学成为地理学的数学基础。

因此,通过利用天文观测,尼塞尔(Níkaia)的希帕恰斯(Hipparchos, 约前190-前120)创建了地点经度的计算法。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存在一片大陆的假想也应该要归之于希帕恰斯。这一假想的出现来自于对阿拉伯海和大西洋海岸的潮汐的不同表现的观测。这一知识被斯特拉波(Strábōn, 约前64-约23)引述,有关《地理志》的十七册则呈现了一种认识古代世界的重要工具。他以叙述的方式对各地区的民族分布的历史所进行的描述,为地理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参考的模式。比如蓬波尼奥·梅拉(Pomponius Mela, 公元1世纪),他是拉丁作家中唯一一位对地理学的内容进行全面论述的作家。地球的五个气候区的划分应该归之于梅拉,它们的其中两个被认为是可居住的。蓬波尼奥从埃拉托斯特尼那里受益其关于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界线的描述。和所有的古典地理学家一样,蓬波尼奥认为里海是与北海相联的一个巨大海湾。

托勒密的地理学名作的先驱,与马里诺·迪·蒂洛(Marino di Tiro, 公元1世纪后半叶-公元2世纪前半叶)的作品息息相关。后者最先将中国描述为已知世界的东方边界。马里诺认为,可居住世界在经度上是从财富群岛,也即如今的加纳利群岛延伸到中国,而纬度则是从图勒岛(Thule)(可能就是设得兰群岛)延伸至北回归线。作为与北极圈相反的“南极圈”这个术语,以及地理坐标分配给任何单个地方这个非常重要的革新,都应归之于他。经度的坐标则是从穿过财富群岛的本初子午线开始计算。马里诺以常规的正角交网格为基础,按照子午线和纬线之间的等距划分,制作了一幅世界地图,并讨论了已知世界的经度延伸,相等于地球周长的225度。子午线的每一度的长度为500希腊足,也即185米,不同于埃拉托斯特尼所确定的700希腊足。

托勒密(Klaúdios Ptolemaîos, 约100-约178)的确构成了马里诺的地理资料的重要部分,但关于地区的绘制,托勒密只接受子午线和纬线针对区域地图的垂直划分,同时针对已知世界的一般地图,他制定了个人关于地球的平面转化的几何方法。

链接视频

托勒密

  托勒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