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製世界

毛羅修士(Fra Mauro, 活躍於約1430-約1459/1464之間)的世界地圖第一眼看起來就像是表現出一半的地球,或者就地理術語而言,即,一個180度的半球。然而世界的中心並不是與赤道對應,而是與耶路撒冷的緯度對應,它處於赤道以北31度。另外,很明顯的是,北方地區延伸至靠近周圈的北極圈,因此這一圓的半徑只能計算60度或65度。這也是經過里海的中央子午線和非洲西海岸之間的經度距離。根據這些資料,整幅世界地圖因此呈現出一個130度的球頂,它能夠把非洲最南地區落在赤道以南大約35度,好望角則位於非常接近那裡的地方。

由於這幅世界地圖的中央子午線與托勒密 (Klaúdios Ptolemaîos, 約100-約178)的選擇相一致, 通過了里海和波斯灣, 以及在亞歷山德裏亞的地理學家看來, 已知世界的經度跨度為180度,毛羅修士看起來對經度距離進行了在調整,由此將馬可·波羅(Marco Polo, 1254-約1324)所探險的地區也包含在130度的經度範圍,不僅僅是古人的已知世界的空間。如果在中央子午線的東邊地區的延伸完全是推測性的,毛羅修士在西邊則可以依賴航海大傳統。在漫長的中世紀,這一傳統已經製作了越來越精確的地中海航海圖,從中可以明顯看出托勒密地球平面球形圖的經度的過度發展。

由毛羅修士本人編訂的海圖,如今藏于梵蒂岡宗徒圖書館,非常完美的疊加在世界地圖的西邊的中間,同時可以允許對可居住世界的大小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除了由於磁偏角的逆時針旋轉(海圖的典型),地中海的輪廓幾乎與地理現實完美對應。因此,在確定地中海經度的42度延伸之後,繪製在海圖上最短邊緣上的意海里比例尺告訴我們,一個10度的子午線弧大約有690意海里長。比較在同一道弧上的赤道的測量,整個地球的周長為31000意海里(約37000公里),這一數值與諸天之間的距離有關的卷軸式說明中的資料接近,比托勒密所估算的數值要大一些。與托勒密相比,毛羅修士的可居住世界在經度上並未被更多的延伸,而在緯度上則延伸很多,完美地內接於世界地圖的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