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志和文獻資料

從十二世紀以來,與天體世界、四元素相關的問題在大學和經院中,是從亞里斯多德(Aristotélēs, 前384-前322)的三部著作開始進行討論:《論天體》(De caelo)、《氣象學》(Meteorologica)和《論生滅》(De generatione et corruptione)。在其宇宙志專題中,毛羅修士(Fra Mauro, 活躍於約1430-約1459/1464之間)引用了亞里斯多德的主要評注者:被翻譯成拉丁文的穆斯林阿維森納(Ibn Sīnā, Avicenna, 980-1037)和阿威羅伊(Ibn Rushd, Averroes, 1126-1198);基督教哲學家大阿爾伯特(Albertus Magnus, Albert the Great, Albert of Cologne, 約1193-1280)、湯瑪斯·阿奎納(Tommaso d’Aquino, Thomas Aquinas, 約1225-1274)和約翰·薩克羅博斯科(Johannes de Sacrobosco, 約1195-1256)。他們的注釋提出了在整體上是非常廣泛的一系列問題,用於理解和更新從亞里斯多德的三種“物理”著作那裡流傳下來的知識。毛羅解釋了月下世界的結構和功能,將這些作家的文本與聖經、教父的神學,特別是與《創世紀》所傳達的創世敘述、聖奧古斯丁(Aurelius Agustinus Hipponensis, 354-430)和聖托馬斯·阿奎納的相關讀物結合在一起。比如他從聖托馬斯的《神學大全》那裡,幾乎是逐字逐句的轉寫了有關天的層數的整個專題,但是翻譯成為威尼斯方言。如今,它也是《神學大全》保存下來的唯一的威尼斯語翻譯。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