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正如十九世紀的德國地理學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ofen, 1833-1905)所定義的那樣,絲綢之路是陸路、海路和河路的線路總稱。在古代,希臘-羅馬的已知世界和“天下”(即中國影響下的文化、政治空間)之間的商業,通過中亞遊牧民族的仲介,就沿著這些線路延伸開來。大約八千公里的沙漠商隊,通過中東和小亞細亞,把中國和地中海聯繫在一起。絲綢和其他珍貴的商品一直運輸到羅馬,隨著這些商品一起傳入的,還有觀念、宗教和知識。

沙漠商隊之路沿著兩條主要路線延伸開來:一條是北方的線路,是從現如今的西安,沿著甘肅到達喀什(Kashgar),穿越如今的哈薩克、烏茲別克斯坦和阿富汗繼續前進至巴格達和地中海;另一條則是南方線路,它穿過喀喇昆侖山脈(Karakorum)一直南下到印度洋,從那裡,這些商品經由海路到達波斯灣,並因而再次到達巴格達和地中海。

從西元前4世紀開始,近東和地中海之間的早期商業往來就是在真正的波斯之路上展開。首先是亞歷山大大帝(Mégas Aléxandros,前356-前323)的佔領,但其目的是為了鞏固與東方的關係。其帝國中最為邊遠的城市位於如今的塔吉克斯坦,而且他的一位海軍將領尼阿庫斯(Néarchos)第一次繪製了從印度的三角洲到波斯灣的航線。此後,希臘人的擴張一直到達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東部邊界,促進了早期與地中海文明的文化交往。西元97年,東漢帝國一直推進至如今的烏克蘭,在此情況之下與在裡海東南的帕提亞土地上的羅馬軍隊相遇。就是通過這些接觸,絲綢到達羅馬。但之後是拜占庭人,他們促進了珍貴的織品貿易,確立了與中國非常鞏固的商業關係,並且通過克裡米亞和紅海,開發了新的沙漠商隊,以避開那些波斯敵人所設置的領土障礙。

在1215年和1360年之間,因為蒙古帝國的擴張而獲得保障的軍事穩定,給予了作為東西方的商業、交流通道的絲綢之路以新的力量。基督教傳教士和商人,尤其是威尼斯和熱那亞的那些商人多次穿過這條道路,保證教宗、法國國王和蒙古皇帝,尤其是忽必烈皇帝(Kublai Khān, 1215-1294)和鐵穆耳皇帝(Temür Khān, 1265-1307)之間的重要的外交往來。馬可·波羅(Marco Polo, 1254-約1324)是這段歷史的主角之一,而威尼斯共和國則被認為是東方之門,是絲綢之路在歐洲的終點。它也是一個可以繪製諸如毛羅修士(Marco Polo, 1254-約1324)這樣的世界地圖最合適的地方。這幅地圖是如此強烈地關注東方和西方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