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毛罗修士(Fra Mauro, 活跃于约1430-约1459/1464之间)的这幅世界地图是见证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商业航线之外的航海受到日益重视的早期文献之一。由于商业原因,在印度洋上进行航行的可能性作为首要的利益而显示出来。足足有五条商业航线在毛罗修士的两个卷轴式说明中得到描绘。他把它们都添加在靠近霍尔木兹岛和小爪哇岛的地方。从远东开始,我们找到第一条航线,从刺桐(Zaiton)——现今福建省的泉州,在中国的东北海岸上,与台湾遥望——通向契丹的北部海岸。第二条航线,则是朝向西方,把刺桐和印度的海岸联结在一起。另外两条航线则是把印度海岸与霍尔木兹、麦加联系在一起,而第五条路线,则是从霍尔木兹出发,部分是海路,部分是河路和沙漠商队,上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穿过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和卡帕达奇亚,一直到达在黑海沿岸的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商业帝国。所有这些航线形成了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毛罗修士的这幅世界地图,根据马可·波罗(Marco Polo, 1254-约1324)、鄂多立克(Odorico da Pordenone, 约1280-1331)和尼科洛·达·康提(Niccolò de’ Conti, 约1395-1469)的讲述,首次为它们提供了地理上的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