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在梵蒂冈宗徒图书馆保存着一幅尺寸巨大的羊皮纸地图,由三张羊皮联合而成。通过内容和图解笔法,这一作品被认作是毛罗修士(Fra Mauro, 活跃于约1430-约1459/1464之间)的宇宙志知识。这幅地图是以南为方位进行绘制,在里海和大西洋诸岛屿之间的地理区域内,离伊比利亚半岛不远的地方,包括了百余处地名和38处卷轴式说明,尽管它们在长度上有所差别,而且也有一些转写的错误,但它们从整体上与马可国立图书馆的这幅世界地图的内容非常相似。而且这些数量众多的绘图也意在复制马可国立图书馆的的这幅世界地图的笔法,只是使用了更加纤细的线条,而且从图解学的角度而言,也要简化许多。这一航海图的一个重要元素是距离比例,被绘在羊皮纸最为细窄的一边;这是一个用意海里表示的比例尺,它在世界地图上完全不见,但由于这两种表现之间几乎完美的对应,这一比例尺完全适用于后者。梵蒂冈的这幅地图让我们意识到,马可国立图书馆的这幅世界地图是一个结果,几乎就是局部地图的一种整体场景。毛罗修士在他的一些卷轴式说明中对这些局部地图也有提及。这些文本的差异证明,毛罗修士搜集过这些文本,并按照航海或者宇宙志的习惯把它们用于具体的地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