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志和文献资料

从十二世纪以来,与天体世界、月下世界(mondo sublunare)、四元素相关的问题在大学和经院中,是从亚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 前384-前322)的三部著作开始进行讨论:《论天体》(De caelo)、《气象学》(Meteorologica)和《论生灭》(De generatione et corruptione)。在其宇宙志专题中,毛罗修士(Fra Mauro, 活跃于约1430-约1459/1464之间)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评注者:被翻译成拉丁文的穆斯林阿维森纳(Ibn Sīnā, Avicenna, 980-1037)和阿威罗伊(Ibn Rushd, Averroes, 1126-1198);基督教哲学家大阿尔伯特(Albertus Magnus, Albert the Great, Albert of Cologne, 约1193-1280)、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 约1225-1274)和约翰·萨克罗博斯科(Johannes de Sacrobosco, 约1195-1256)。他们的注释提出了在整体上是非常广泛的一系列问题,用于理解和更新从亚里士多德的三种“物理”著作那里流传下来的知识。毛罗解释了月下世界的结构和功能,将这些作家的文本与圣经、教父的神学,特别是与《创世纪》所传达的创世叙述、圣奥古斯丁(Aurelius Agustinus Hipponensis, 354-430)和圣托马斯·阿奎纳的相关读物结合在一起。比如他从圣托马斯的《神学大全》那里,几乎是逐字逐句的转写了有关天的层数的整个专题,但是翻译成为威尼斯方言。如今,它也是《神学大全》保存下来的唯一的威尼斯语翻译。